离网型微电网是一种可独立运行的小型电力系统,不依赖外部电网供电,通过分布式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储能装置满足自身用电需求。
7月11日,大庆恒驰电气有限公司自主生产的首套甲醇HC系列发电机组正式下线,发往大庆页岩油现场,标志着企业在离网式微电网供电领域取得产业链新突破,也就是风、光、储、醇一体化,为钻井、压裂、野外施工等大功率用电现场提供稳定的零碳供电。
预计2025年零碳供电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超30%。甲醇发电机正处于“政策红利+技术突破+需求爆发”的黄金赛道。大庆恒驰抓住机遇,强化技术攻关,抢占市场份额。
“十四五”期间,大庆恒驰电气有限公司“驰”而不息“逐”绿前行,走出一条智能“智造”的“新路”。数据分析,企业连续3年新质生产力产品增长超过20%;2025年,智能产品销售占销售比重要超过50%,力争全年科技产品成果转化率增长15%。
一个多月前,黑龙江省第四批省级绿色制造名单“出炉”,大庆新增8家省级绿色工厂:大庆恒驰电气有限公司、大庆市新万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林甸县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大庆油田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黑龙江伊品新材料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开普化工有限公司、安道拓(大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大庆市宏博晟达石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从“制造”到“智造”“创造”,大庆产业发展向“新”而行。“十四五”期间,一大批带有大庆印记、标记大庆符号的产品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叫响”。
绿色化工产业,是大庆“1357”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3”个优势产业之“1”。
“十四五”期间,大庆累计建设绿色化工项目85个,其中,依托玉米和秸秆等资源,吸引黑龙江伊品生物公司投资建设尼龙56切片项目,吸引山东圣泉集团在大庆建成全球首个百万吨生物质精炼一体化项目,延伸建设8万吨硬碳负极材料项目,构建了玉米和秸秆深加工全产业链条;依托大庆石化公司碳四资源优势,锁定抗氧化剂这一高分子材料关键助剂,推动总投资10.5亿元的江苏汉光实业抗氧剂项目在大庆落地,填补了我省抗氧化剂产品生产领域的空白。
在大庆,现代大农业、生物经济等重点产业发展向“新”发力。玉米、大豆、杂粮、乳、蛋等农畜产品“走进”工厂,摇身一变“走向”市场、“走出”国门,持续推动大庆经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
大庆市工信局中小企业科科长曲忠宇介绍,“十四五”期间,大庆工业领域向“新”求“质”成效凸显。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其中,2025年新认定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2家。